nbsp;
于是青娥便开始品味“早熟”两个字的意思。
\n
\n
……
\n
\n
这是发生在前天早上的事情,而此时李乐刚刚翻开《武烈皇帝传》,开始品读:
\n
\n
北元的崛起与英宗时期的政治环境有关,而在此之前,蒙古草原只是大商王朝的牧马地。英宗时期大商外交疲软,这是受了神宗时的影响。因为神宗时的外交太过强硬,至使大商周边的国家都有些不堪其辱,于是在英宗时期,这些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向大商进犯。先是西辽,而后又是被大商太祖赶到大漠深处的西夏,再然后又是西州回鹘,高昌回鹘和高原吐蕃,接着又是南面的交趾,暹罗,大理等国对大商开始用兵,就连海对面的扶桑国也想乘着这个机会在大商这个庞大的帝国上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于是,一时间大商边关烽烟四起。甚至在大商国内,一些武林中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只不过这些武林人士刚刚生出这样的念头时,“夜帝”便出现了。他们的后果,可想而知。
\n
\n
于是在整个英宗时期,中原王朝便是在和这些国家你来我往的斗争中度过的。先是和西辽干了几仗,最后开始和谈。接着把西夏人赶跑,于是西夏人开始走匈奴人和突厥的老路,向极西之地迁途。而后转过头来将两回鹘彻底剿灭,高原吐蕃见事不可为,灰溜溜地又跑回高原上苟延残喘。暹罗见识明白,在大商的军队刚刚开始向南集结时,便递上了降书,与降书一起抵达京城的还有暹罗国王的脑袋,据说暹罗国王是自杀的,希望以自己的头颅来平息天朝上国的怒火。交趾国国王倒是硬气,誓要与大商来犯的十万大军玉石俱焚,结果在他刚刚说下豪言壮语的时候,自己的臣子们便打开升龙府的城门投降了,交趾国王被押解进京。而大理国,嗯,现在已经没有大理国了,只有大商南理郡。
\n
\n
最悲催的是高丽国,他们跟本没有想过与宠大的中原王朝作对,一直都是以儿子的身份在大商帝国的羽翼下过活,谁知道没招谁没惹谁的祸从天降。先是扶桑国要借朝鲜半岛休整,高丽国王觉得自己惹不起扶桑,便同意了,谁知道扶桑两万大军集结之后竟然开始进攻高丽王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