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橙主序星级别的恒星核心,改造出来的拟引力场发生器,可以产生相当于9.8万个太阳质量级别的黑洞引力。
\n
\n
黄主序星级别的恒星核心,改造出来的拟引力场发生器,可以产生相当于16.9万个太阳质量级别的黑洞引力。
\n
\n
标准的中型黑洞,其质量大小大概在10万个太阳左右。
\n
\n
不过拟引力场的覆盖范围,和黑洞存在一定的区别,不知道人类的拟引力场技术问题,还是拟引力场本身就这样。
\n
\n
哪怕是达到16.9万个太阳级别的拟引力场,其力场覆盖范围,也只能达到16.9光年的极限。
\n
\n
超出这个范围,拟引力场就没有办法扭曲空间,也无法捕获高能粒子。
\n
\n
为了确保人类疆域的安全,联邦总部不得不协调各个集团,在边界区域划出一层专门的防御圈。
\n
\n
防御圈在同一个方向,至少要确保有三颗恒星引力护盾存在。
\n
\n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这些恒星引力护盾可以提前发现来袭的打击,联邦总部协调各个集团,组建了专门的猎户座悬臂预警系统。
\n
\n
在距离引力防御圈向外延伸的区域,分别设置了三层预警。
\n
\n
确保绝大部分的打击,会被这三层预警提前察觉到。
\n
\n
毕竟恒星引力护盾不可能时刻开启,这样做不仅仅能耗浪费严重,还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对外开拓。
\n
\n
现在人类文明布置的引力防御圈,已经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