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当与蒋钦乘着艨艟快船逼近吴军营寨,而文聘则在后面一个劲的追。
不得不说当夜的强对流天气,这北风刮得极大,江面上的波涛连同风力和风向,都快速的把袁军的先头两波舰船快速的吹向吴军所在的南岸。
韩当坐在艨艟上,船上的帆布被大风吹得满满的,背后似乎有一双大手在推着艨艟向前冲!船速方面也是极快的,老话说的好,乘风而行!
而周瑜这边也早已准备好接应的舰队,他让凌统、徐盛二将率领一万水军前去接应韩当部。但同时也告诉凌徐二将,吓退袁军的追军即可,不要恋战。
凌统和徐盛领命前去接应。
凌徐二将集结一万吴军水军一到江面便发现今晚的风向是从江北刮过来的,船只运行很慢,要顶着北风向前,还得是士兵们拼命的划船。
通常情况下,这种风向,作为军事将领是要避免率领船只出行到江面的,因为太危险。江面作战弓箭的重要性极大,两船相遇之前,双方在船上已经开始对射了。而顺风的一方战斗将占据很大的优势!
首先攻击距离,顺风的箭矢射成要远不少;其次箭矢的飞行速度和杀伤力都提升很多;第三逆风一方的射手迎着大风射箭,轻则射不远,重则连眼睛都睁不开。
像今晚这种强对流天气,吴军想逆风射箭,得有一半的射手会迎风流泪!风着实太大了!
凌统和徐盛面对这种天气都是一皱眉,二人本想回去再同大都督周瑜商议一下,但出于对主帅的信任,以及今天接应韩当,吓走文聘,都是早在几天前周瑜就秘密告知二将的。所以今晚船只出行只是走个过场,并不会有实质作战的情况出现。再者吴军将士对周瑜的信任度很高,很多将领与士兵甚至十分崇拜周瑜。他们不认为周瑜会有漏算的错招。
而周瑜这时站在江边看着自己的军队出行接应韩当的部众,倒也没有任何的危机感。周瑜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能提前预知天气的人和方法,只不过今夜凑巧韩当投靠过来的日子恰好是大风罢了。
然而吴军出行后,这北风是越刮越大,吴军船只行进速度缓慢,而大江之上的浪涛也开始汹涌澎湃起来,好似水中真的有神灵一般,今夜要显灵发威!
不多久,吴军就遇到乘风而来的韩当部。
韩当是东吴的旧将,一直追随孙策,资格资历都比凌统和徐盛要老,算是前辈级的人物。
凌统徐盛二人在船只上遇到韩当,双方隔着船进行呼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