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骊山一个所谓的温谷中,召开“西瓜宴”。趁儒生们对温谷之瓜评说不已时,命令兵士自上而下填土于山谷,将儒生们活埋。儒生被坑,秦始皇不再积极寻求仙丹灵药,而是逐渐将注意力转移于对其死后的安排上,骊山陵墓修建速度随之加快,一座亘古未有的超级天子大墓在他死前基本完工。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寻仙求药的失败,更加剧了秦始皇残暴的统治,从而在他死后,又围绕其陵墓发生了一系列争论不休的是非恩怨。
公元前210年10月,华丽的天子车驾离开咸阳,秦始皇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11月,来到了云梦、九嶷山,然后浮江而下,经过丹阳,到达钱塘。由于钱塘江水势滔天,波涛汹涌,车队遂向西走了百余里,由狭中渡江。
渡江之时,庞大的车队引来许多人观看。这时,人群中一个高大威武的少年突然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
这句话秦始皇当然不会听到,他也不会想到,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竟然隐藏着一个秦国的死敌。
——这个少年,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一生的使命,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亡秦”。他从秦二世元年从会稽起兵开始,每遇秦兵,战无不胜,秦军望之披靡,闻风而逃。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秦王朝就土崩瓦解。
但在其后的楚汉之争中,项羽却失败了。历史学家常常为项羽鸣不平,把其失败之因简单归结于项羽主观决策上的失误。而众多的文人墨客则将其描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大多论者都忽略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之所以说项羽的使命是亡秦,是因为他与大秦天生有家仇国恨。项羽的祖父、楚国大将项燕就为秦军射杀,而项羽所在的楚国,多年来就与秦战争不断,并最终为秦所灭。所以,当项羽兵进咸阳时,疯狂的复仇行为便势所难免。
据说,项羽率大军进入咸阳后,竟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