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昀和崔至臻一路闲聊,慢慢悠悠走到一处住宅面前,高大门楣挂的牌匾上书“澄园”二字,十分简洁,出自“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暗红漆门被推开,里面走出一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穿黄色圆领袍,留着江南很少见的络腮胡,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喜气洋洋地出来迎接。
“王老爷大驾光临,澄园内早就收拾干净了,就等您来。”
常德喜适时从李昀身后的人群中钻出,上前到他身边有条不紊地补充道:“这位是萧房牙,他负责交接澄园的地契。”
房牙,在百姓买卖、租赁房屋中十分常见的角色,起于十几年前。那时国库虚空,北境战事频繁,朝廷入不敷出,窘迫异常,恰逢新君即位,直接提高赋税易引起民众不满,于是李昀想了个围魏救赵的法子。
首先,他颁布“不抑兼并”的政策,适当降低土地价格,刺激民间土地买卖;紧接着,他规定土地交易需缴纳契税,这将会成为朝廷每年的一笔重要收入,可解燃眉之急;其次,为了保证前两项的顺利实施,他又宣布土地交易必须经过“房牙”之手,地契上需有房牙签字才算合法,如此一来房牙便成公职人员,赋税经由他们收入国库。
虽然近十年经济回暖,但李昀出于对政策稳定性的考虑,仍保留了房牙制度,算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遗产。
眼前的萧房牙也是遗产之一,边领着李昀进宅边滔滔不绝:“哎,小心台阶……根据您的要求,三进三出,带大院,离西湖近,七成新以上的,全钱塘没有比澄园更合适的了。宅子前主人尚道教、习道法,这仙鹤影壁啊,莲花灯盏啊,太极浮雕啊,都是前主人留下的,您要是不喜欢,我马上派人清理掉。”
李昀没直接回答他的问题,手一带将萧房牙的视线转移到崔至臻身上,说道:“我的意见不是很重要,毕竟是送给娘子的。您不妨问问我娘子?”
萧房牙见奉承错人了,连忙纠正。他混迹市井多年,称得上半个商人,经手的房产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