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大都护,一直在进行疲敌之策。除了常雁衡那次伐辽,夺取了襄平之外算是大战之外,李药师一直是派遣小股骑兵袭扰,破坏,让高句丽持续失血。每年赶在辽东农忙春秋两季用兵,大量的粮食产量减少,带来的问题也是极大的。</br>二月,李元徽下诏亲征辽东,以长子齐王李承平监国,其余子侄兄弟全都随行。朱德裕、张坚等老将也全都跟随,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跟皇帝亲征的机会。</br>四月,李元徽率众渡过辽水,坐镇襄平,命令李药师和朱德裕为左右总管,各率数万大军走陆路进攻,而另一路则是由前燕名将高晃作为行军总管,率领水师走水路出兵。虽然如今大唐国力日益强大,但这次总兵力不超过十五万人。</br>三路大军水陆齐发,一战攻灭高句丽,擒其王族百余人,朱德裕四子,驸马都尉朱永乐在此战之中极为亮眼,生擒高句丽大将渊盖苏文。</br>李元徽特意封他为冠军将军,辽东郡公。</br>这一仗之后,大唐彻底扫清了数十年东北最大边患。李元徽在辽东设置了多处军镇,令苏定边担任大都护。</br>而在西北边疆,又一个重量级对手崛起了,吐蕃。</br>兴明十一年,李元徽巡边陇右,遇到吐蕃大队十万众入寇。时李元徽身边只有七千余骑,魏王李承道进言,请父皇先行,追兵我自当之。</br>年过五旬的李元徽却道,贼众十万,我部七千,若就此退兵敌军知道我们的底细自然会率军进击,陇右则都要被贼人侵略,这时候如果我们主动出击,敌人不明虚实,定然以为我们主力部队在后面。</br>退是一点退不了,直接上去干他。你们这下年轻人要是畏惧,我们这几个老将当先锋。</br>跟着李元徽寻巡边的有陇右大都护张镇恶,右卫大将军张坚,左卫大将军朱德裕这几个老将,听见这话之后那是热血沸腾当即都要当先锋打头阵。</br>但李承道表示人老不以筋骨为能,这点事我就办了,您就在后面看我咋破阵就完了。</br>李承道率领朱永乐等一众年轻骁将带着骑兵就直冲吐蕃军,一个照面就给对面打蒙了,这什么情况?这么点部队就跟主动出击,后面定然是有主力部队,于是吐蕃大军开始退兵,李元徽则乘势指挥大军掩杀。取得大捷,斩首万余人。</br>随后李元徽让李承道都督秦、夏、凉三州军事,负责对吐蕃的战事。</br>兴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