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跟皇帝相差无几,直追太宗皇帝。</br>这其中最大缘由自然是在上党之战,李元徽在几乎兵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击败了北汉皇帝刘玄机。</br>此战之中立下首功的又是他儿子,这可是实打实的斩杀北汉前军主将。可以说居功至伟。</br>而在入晋阳之后,李元徽没有立即东出太行进攻河北,率先稳定了并州,稳扎稳打没给北汉一点反扑的机会。</br>失去并州晋阳,也就意味着北汉灭亡进入了倒计时。</br>大唐的国力已经成了碾压之势,又拿下了并州和东出通道,这下连着最后的地理优势也失去了。</br>而李元徽主导攻取并州,又将天下精锐握在手中,不光是对河北形成了战略压制,若是反过来看,对关中同样是战略压制。</br>李三郎早先想过李四这次或许能够建功,但却没想到这么快,兄弟两人之前商议的就是这次是不克晋阳,决不收兵。</br>原本都准备打個三年两载,在上党之战李四跟刘玄机对峙的数月时间里,李三郎是数次发信询问,要不要增兵。</br>只要李四点个头,李三郎就准备抽空关中的战争潜力就跟北汉死磕这一仗。</br>但李四就一直回信,不要援军,只要粮草和军资跟得上咱们这仗赢定了。反而是现在接着往前线增兵容易造成后方空虚,并且兵力太多北汉如果觉得打不赢退兵让出上党走井陉或者居庸关支援晋阳会很麻烦。</br>李三不知道李四哪来的信心,但也选择了相信。</br>而事实证明他信对了,上党之战打赢了,整个并州归入大唐。</br>至于北汉,在贞观八年年初,刘玄机让宰相崔廷弼带着太子和整个朝堂班子迁往信都,而他本人则带着大军留守在邺城。</br>刘玄机自从在上党之战后,身体就有些不太好,但好在还能勉强维持。邺城也成了大汉最后的屏障。</br>三月,李药师率队从朔方返回,一来一去算上用兵和在朔方等候冰雪消融的时间还不到五个月,梁氏再度归降,并且举家内迁。</br>李元徽上表长安,以朔方置朔州,长安很快同意了,并且将人事任命权交给李元徽。李承乾请求为朔州都督,李元徽不准。</br>再三请求,才应其所请,李元徽从太宗昔日旧部之中选出两千精锐给他,又命秦王府旧将,已经转任齐王府的丘行恭为平北将军,侯莫陈平安北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