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弩车和弓弩手也有损失,但在绝对的数量面前,还是让汉军不得不后退。</br>督战的汉军大将傅弘之下令,让汉军的弩车和弓弩手全部后退,然后集中射击修桥的民夫。</br>但这河本来就没多宽,唐军这边又迅速投入民夫填补顺势,终于就把桥扑到了东岸。</br>为了铺这座桥,最少死了上千民壮。当然他们的家人也能得到重金抚恤。</br>浮桥造成了,龙捷军左都督张琼带七百甲士渡过浮桥,树盾列阵。而汉军的反扑也开始了。</br>双方的精锐步卒开始了惨烈的厮杀,每前进一步就要脚踏尸骨,有自己人的,也有对方的。</br>在张琼之后,整个龙捷军的步军也陆续渡河,列阵向前推进。战斗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取巧的余地,就是硬打,蛮打,往死里打。</br>比的就是双方的士气和战斗意志,以及组织度。而这些东西,恰恰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底层逻辑。</br>刘玄机和李元徽两人都在关注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却都没有干涉前军的指挥。</br>而身为唐军行军总管的朱德裕以及汉军督战的大将军傅弘之则是在不断的增兵。</br>龙捷军之后,右武卫将军王弼也带两千步军踏上东岸,帮助龙捷军巩固防线,并试图向前推进,给后续部队的进场创造空间。</br>傅弘之则指挥本部精兵发起疯狂的反扑,汉军将士也毫无畏惧的投入战场。</br>李元徽见到战事太过焦灼,也知道这是需要鼓舞士气的时候,直接命令大纛前移三百步,到岸边观战。</br>一众武将全都劝李元徽,河岸两边战事凶险,时不时还有流矢射过来。</br>李元徽道:“我十四岁征战沙场,二十年间几经生死,亲冒矢石的次数还少吗?区区一个淇水还能挡住我大唐铁骑的脚步?尔等勿复言!”</br>随着大纛前移,背后的战鼓声响天彻地,原本在桥边督战的朱德裕回头看到近在咫尺的大纛,也知道这是李元徽为了鼓舞士气。</br>朱德裕大喝一声,“大王的旌旗近在咫尺,汤颌胡阔海,你们二人各带五百精锐过河,若不能胜,提头来见。”</br>两人飞快的应道:“诺。”</br>汤颌胡阔海两人带着各自部署之中的选锋精锐踏上战场。</br>而原本在前线督战的张琼和马仁禹回头望见那面旗帜之后,这仗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