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手之力。</br>苗彻当即立刻要派人回去调动京口预留的精锐战舰上来支援。副手刘仁善则劝道:“大将军细看,我前军船只正跟唐军的船只搅在一起了,唐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并未讨得好处,不然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如何支撑?西面的采石已经失守了,唐军水师定然会到下游支援,若不留些余地,等到敌军援军赶至,如何抵挡啊?”</br>苗彻听了刘仁善的话,眉头紧锁,他知道刘仁善说的不错。现在就全部压上,很明显是有些冒险的。但放眼望去,战局的确凶险,防线虽然尚能坚持,但也明显是摇摇欲准了。</br>而前线的将领们则不断的催促援兵,即便是他们现在能够勉强支应,但知道后面有援兵的情况下仍旧是不断地催促、求援。</br>其实东魏军的将领们想的也很明白,打赢了还好,要是打输了这个责任怎么承担?</br>还不如提前就把局势说的严重一些,这样战后真的战败了也好有些说辞。</br>当然,这些都建立在,大魏还在,朝堂还能追究他们的情况下,魏军的大部分将领们实际上已经很悲观了。</br>若不是曹氏父子有些人望,平素对待众将甚为优厚,这些人早就不想跟唐军打了。</br>现在也就是想着最后报答一番先帝和陛下,再坚持一下。</br>到了事不可为的时候,他们也做不了什么。</br>而苗彻最终还是沉不住气了,他毕竟做不到准确的战场判断,在眼看着己方船队一半以上都冒起浓烟之后,终于是下令水寨之中的最后预备队出击。</br>瓜州渡漕渠内大船上的朱德裕听到前线的回报之后,心中终于是松一口气。</br>“给上游的吕公发信号,时机到了。”</br>“传令,全军进击!压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