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平仓的守军只有数百人,见叛军的队伍军容严整,望之不尽,随后开仓出降。
\n
\n
杨巡的得到了常平仓的军粮,这也让叛军免于遭受断粮的危险。
\n
\n
叛军从金墉城以及偃师一代出发时,为了赶时间,只携带了十日的粮草,然后全速行军,每日行军六十里。而杨巡所领的两千精锐,更是每日近百里的行军速度,就是为了抢在慕容颌赶回潼关之前,拖住燕军。
\n
\n
终于进入陕县之下,绕小路包抄得手,趁夜突袭,大胜一场。
\n
\n
“下一步就是潼关,只要让陕县的官军来不及回防,以潼关现在的防卫,我们数日之内就能攻破,到时候就可以直驱长安了...”
\n
\n
大帐之中,杨巡大马金刀的坐首位,气势高昂,举着酒碗与一众兄弟、心腹共饮。
\n
\n
对于关中和潼关现在的防卫情况,以及燕军的具体位置,行进路线。杨巡实际上一清二楚。
\n
\n
这也得以与杨素威望,以及弘农杨氏影响力。
\n
\n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杨巡又重新恢复了刚起兵时候的雄心壮志,只要进了关中,就是一呼百应的局面。
\n
\n
到时候占据长安,足以凭借关中的地势与朝廷继续周旋。而四方义士定然会群起响应。
\n
\n
这边如意算盘的打的叮当响,到达陕县的慕容颌也开始急忙布置陕县县城和弘农宫的防务。
\n
\n
各部的协调部署,军械补充,军粮分拨...大大小小的事务让李元徽这个记室参军忙作一团。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