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这些大臣都是跟着慕容英从征辽东而去,没想到几月的功夫就又要随着慕容英回去了。
\n
\n
卫尉卿李源是从怀远跟上队伍的,当时就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办事勤勉”。
\n
\n
却对于他密奏杨巡可能谋反之事只字不提。李源也明白,圣人必然是不会把这件事拿开说的。
\n
\n
毕竟有人提前预警杨巡谋反,还上了密奏,圣人也见到了不过没当回事,这事对圣人英明神武,睿智多谋的形象可是有一定影响的。
\n
\n
所以对于自己上过...不,他就没上过密奏。
\n
\n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下次出征,老夫应该不成行了。”
\n
\n
年近七十的段世桓看着运河水面突然感叹了一句。
\n
\n
一旁正值壮年的中书令柳壑道:“段公何处此言,您老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圣人和大燕,还都得倚重您老呢。”
\n
\n
段世桓笑着摇摇头:“老而不死是为贼,我年近古稀,精神不济,等这次平定叛乱之后,就会告老致仕,这庙堂诸事,辅弼圣人的重任,还要诸公努力啊。”
\n
\n
这位段公,是真的觉得自己该退了。
\n
\n
虽然他自觉身体康健,即便在活个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但月盈则亏,从先帝时候就开始担任宰相,他可是与已故的司徒、太师楚国公杨素共事过。
\n
\n
现在杨素的后人造反作乱,肯定是成不了气候的,等大军回师,一月只能就能平定叛军。
\n
\n
杨家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