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讲天策府调离先不说能不能打赢项辉,单单这打败薛举的功劳可就要落在李建成的身上了,李渊的偏向已经昭然若揭,而且下了圣旨。李世民必须去,无法拒绝。
李世民只好一边祈祷洛阳能够多坚持几天,一边将前线的士兵调回来马不停蹄的赶往洛阳,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将士们都很疲惫,但是李世民不能耽误。多耽误一天洛阳就多一份危险。
得益于云玉真的情报网络的帮助,项辉比李世民更加了解对手的动向,因此项辉很清楚李世民麾下将士的情况,所以项辉准备将这些劳师远征的士兵留在这里,到时候没有了这些将士,李世民面对李建成和李渊可就毫无底气了。
而没有了李世民的天策府,李阀根本不足为惧,另一边项辉走后将洛阳的防务交给了宋阀的宋智以及宋鲁。
项辉知道还有一个朱桀呢,虽然这货没有什么能力,但是趁项辉外出偷袭洛阳还是可以的。
宋智和宋鲁则在加紧修理被轰塌的城墙。凭借洛阳的城防以及数十万守军以及早已经投靠项辉的独孤阀。
不是谁都会让麾下将领身先士卒去爬城墙的,在这里就可以看出隋唐时期和三国时期对武将的理解。
在三国时期武将的作用很广泛,他需要和敌人斗将,需要指挥作战需要率军冲阵,需要身先士卒的在对方的城墙上打开缺口。
但是隋唐时期就不一样,武将斗将的出现次数大大缩减,现在已经很少有斗将的情况出现,武将冲阵的能力也大大减少。
更不会上场墙,像项辉一样让秦叔宝,让他身先士卒的冲锋地很少有了。
这和理念有关系。三国的时候比较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武将都向往那种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光荣。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