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城门楼上观看,我在那时节见过殿下,也并不像外边传闻的那般多病体弱。”
“是啊,三妹该见过的,那年你跟着咱爹去纳上元的花草贡。不过殿下确实很少露面,听爹爹说陛下怕殿下多病早夭,幼时便把他寄养在祈天宫呢。这总不会有差,也许是你看的不真切。”
“可不是吗?今年的清明祭典上,大祭司不是还祈祷伏羲大神保佑殿下早日康复。”
“对呀,大神还答复了呢,说若能求得一位奇特的女子作太子妃,殿下的病症就全可以好了呢。”
“我看这件事……哈,他们这么说,妹妹怎么就信了?”
“环姐姐,难道伏羲大神的意思还能有假?”
“仔细了,进了南绥门可别再说了。”
“知道了,阿姐。说来祭司大人的孙女还未回来么?”
“才说了别管什么帝家是非,乖乖进城吧……”
女子听到最后几句话,含悲摇了摇头,左手斜斜一抖,一支黑亮亮的长箫已拿在手中。这支长箫由生铁浇铸而成,分为上下两截,箫身已磨得圆润光滑,显然已使用多年。
女子拿起箫呜呜咽咽地吹了起来,正是刚才女孩子们所唱的调子,只是女孩子们唱的内容虽然无奈,却仍然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毕竟是不知愁的年纪,而她的曲子却是低徊幽咽,使人不忍听闻。在镜天湖边收拾藕和船具的青年们不禁一齐望着她,不知她究竟是从何处来的,又有着怎样的坎坷经历——不然,她的调子为什么这样幽怨悲伤呢?
一曲终了,女子抬头望了望天色,捋捋头发,袖起长箫沿着女孩子们的那条路,向东一转,从东平门进城去了。
京城的布局很有意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