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白頔轩默然良久,陷进了如潮思绪中,未能好好答话。
好不容易摆脱过来,却留下了无尽凄怆在眼底。将每一寸凄怆汇成千言万语后,他缓缓启齿。
“有位故友,迟迟未来守诺。”所以他在等,那位共许生平的故友,守他俩的生死之约。
他俩别于合道一役之前,临别时他将这宝剑赠予自己,作为替代,伴在自己身侧。
怎知他一去经年仍不能返,寄出的家书,只得寥寥几封的回信。一封信笺是一个秋,内容不尽相同,但字里情义始终深切,加餐加裳的叮咛更不曾变过。
其后,白頔轩欲离京城,随在他身侧,不幸遭到了阻挠。
他一日未可得胜归来,白頔轩便只能干守在京城,然而他不甘于此,想尽法子逃了出城。
沿途的无边风月,无暇去赏,一心惦记着征战数载归期茫茫的那个人。
期间巧遇急于赶往军营的信使,白頔轩便使计让他赶不到军营,再冒充他的身份,替他送信。
待见着了他,顿觉迢迢长路里饱尝的苦辛,得以慰藉。
本以为,如此一来便能长伴他左右,同他蹈锋舐血,却不曾想,他所以为的“长伴”竟不过短短数日。
白頔轩分明清晰看见了,数支正指着他要害的弦上箭,也在第一时间,冲到他跟前,但他的速度,怎敌得过那些离弦之箭。
最后只能睁着双眼,看他被乱箭射杀,倒卧在为护山河所流下的一腔热血里。
到后来他唯一能做的,仅仅是抽出他手中戟,随我军残兵,破敌阵啖敌肉。
待得我军凯旋,陪白頔轩归乡的,不是意气风发的大将军,而是马革敛着的尸身。
你道那之后如何了?
也不过是在白頔轩返还后,被圣上降罪赐饮鸩毒,紧追他而去。
遗憾的是,他在孤坟里堪忍千百年求不得之苦,享尽了无边的孤寂,依然等不到他赴约,携他共赴黄泉。
“你口中的他,指的是谁?”终于忍不住,阿澄问了。
“骠骑大将军——慕子蹇。”
三人始料未及。
慕子蹇乃史册内名声响当当的风流人物,有墓志铭篆刻在墓碑上,记他一生荣辱得失,也得心月狐将他的遗芬余荣编进御试,反倒是白頔轩三字非但难在史册寻获,还鲜为人知。
他非含恨而终,所以心中没有怨怼;他揣着满怀正气,因此死后灵魂澄澈湛然。
“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