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自如,再难逢对手。
这段话本应很激动人心,可惜说话之人神情宁淡,语调也不急不缓,听起来便颇有些书堂里夫子讲课的意味了。
“若华,你可听得明白?”
若华是查英的字,与名一样,都是师父替他定下的。他自小生在梨园,本是昆曲小生,后来又改作了京剧的武生,以一折《挑滑车》成名,演第一场时便轰动戏台,风头一时无量。
他曾是戏院最红的角儿,扮相第一,身段第一,唱功第一,每演一场,收到的花篮都要将戏院大门挤破,多的是达官显贵一掷千金,只为他青眼一顾。那段岁月食日万钱,何其风光,可惜早已与他无关。
现在的查英不过是一个逃兵,一个躲在山洞里的废人而已。
他在戏院里染上了大烟瘾,每月的包银都用在了那上边。大烟毁人,渐渐嗓子也不比从前,他就被戏班赶了出来。因为是武生,好歹有些拳脚功夫,他便入了北洋军,想在军队里混口饭吃。
周西宇就是他在那时认识的。
周西宇是太极门弟子,武学好,人也不错,只是他的师父只将猿击术传予他一人,遭他师兄嫉恨追杀,无奈之下才出逃参军,跟他遇在了一起。
查英认为,周西宇跟他是完完全全的两种人。
他好动,周西宇喜静;他爱奢,周西宇崇俭;他因为烟瘾哈欠连篇,周西宇在一旁闭目打坐。
总之,他们完全是两条道路上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冒着枪林弹雨将他从战火中救出来,又将他带到这座深山里,教他修习猿击术。
周西宇说,猿击术是天下难得一见的绝学,他有天赋,也有灵气,若能练成,必定神功无止,大烟瘾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