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他将周瑜的表现原原本本的禀报给袁耀,谦恭地对袁耀问道:
\n
\n
“主公把公瑾安置在柴房,臣担心他会因此心生怨恨。
\n
\n
您既然要收服他,要不要现在去见一见公瑾?”
\n
\n
“不必了。”
\n
\n
袁耀摆手笑道:
\n
\n
“周瑜年少成名,自诩足智多谋。
\n
\n
我这样做,就是要磨一磨他的傲气。
\n
\n
等他什么时候能够心平气和的与我话,我再见他不迟。”
\n
\n
接下来的几日,袁耀完全没有搭理周瑜,他有很多事情要做。
\n
\n
阎象和蒋干帮袁耀购置了不少产业,作为袁耀建立商会的基础。
\n
\n
这些到了袁耀手上的酒楼、布坊、青楼、粮铺等产业,原本的生意并不是很好。
\n
\n
生意好,老板也不会舍得卖掉。
\n
\n
不过袁耀根本不介意。
\n
\n
以他的实力,只需略微出手,就能让名下的产业赚得盆满钵满。
\n
\n
陈到也不负袁耀所望,把他家乡的老兄弟召到了寿春。
\n
\n
这些乡勇足有八百余人,经陈到训练多年。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