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考船昼夜航行,很快就来到了科茨地海域。丽日悬空,深海无垠,浮冰可见,波浪碎银,海鸟飞翔。…
\n
\n
南极科茨地位于南极洲东南极洲的西部,是东南极洲的一部分。东南极洲的范围是从西经30°延伸到东经170°之间,而科茨地具体位于这一区域的内陆深处,属于东南极洲的核心区域。科茨地是南极洲东南部的一片区域,位于古尔德湾延伸到伯德站附近,地理环境复杂,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n
\n
科茨地隐秘于狭长的海沟深处,低于海平面1067米,是南极洲深处的一片神秘区域。
\n
\n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科茨地成为研究南极气候、地质和生态环境的理想场所。
\n
\n
人类已获得的在科茨地科考发现与研究成果有:(1)在气候与环境变化上,科茨地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揭示了南极地区的重要趋势。研究发现这里的气温逐年发生变化,根据研究,科茨地在秋季的降温趋势显着(超过0.2°c\\/10年),而南极半岛则在夏季呈现显着的升温趋势(超过0.4c\\/10年)。这些数据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冰川与冰盖也发生变化,该区域的研究还涉及南极冰盖边缘的关键数据空白区,填补了冰量流失和冰盖不稳定性方面的知识空白,为精确评估南极冰盖变化提供了依据。
\n
\n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科考团队采取了多学科观测与无人机技术在科茨地开展了多学科综合观测,并采用了无人机技术,在第40次南极考察中,中国科考队利用无人机和多种传感器完成了高精度的航测任务,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地貌、地形和地表覆盖信息。这些成果为研究科茨地的地质特征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n
\n
在多学科协作方面,考察涉及水文、气象、地质、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多个学科,旨在全面解析科茨地的自然特性。
\n
\n
在生态与生物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