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善长的声音小了下来。
\n
\n
秦朝历史上是什么结果,他们这些官员又岂会不知,二世而亡,难道大明也会二世而亡?
\n
\n
这不太可能。
\n
\n
以朱标的治理手段,大明怎么都不可能落到二世而亡的情况。
\n
\n
而陛下为子孙后代做的事,的确跟始皇帝相似,都以为按着自己的想法,天下便能固若金汤,大明基业子孙后世无忧。
\n
\n
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n
\n
只是当今陛下太过强势,容不得任何人忤逆,稍有不满,便兴杀伐打骂,因而如今已很少有人劝谏。
\n
\n
都依着陛下喜好。
\n
\n
汤友恭目光微动,作为都御史,他对这些话是深有体会,陛下的确不喜他人劝谏,也只听顺耳的建议。
\n
\n
很多事都喜欢亲力亲为。
\n
\n
不喜欢听别人的想法,更喜欢自己提主意,提想法,然后让百官去充实那些主意。
\n
\n
士农工商兵中,相较于士工商,陛下的确也更注重农兵。
\n
\n
农相关自始自终都被各种强调,各种做调整,而在兵方面,也不例外,多次兴兵,行廷狱杀戮。
\n
\n
至于士工商。
\n
\n
若非朝廷缺官员严重,以及大明已经坐稳了天下,加之之前地方学室兴建多年,该到出成绩的时候,不然科举重开恐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