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战争罢了,还是需要勤奋劳作的,不过在现在看来,确实是只要没有战争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不过他却并没有去揭穿,在这样一个充
\n\n
\n
', ' ')('
满惶然的时代,有一点美梦也是很仁慈的安慰了。
因此当在码头上看到内兄两个人的时候,一向从容镇定的自己,眼睛顿时也有些湿润了,作为一个文人,他认为自己是应该保持知识分子的宁静明智,即使在这风雨如晦的时局之中,也应该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将自身抽离出来看待这个世界,用水一样清明的目光穿透眼前的混乱和颠倒,找出问题的关键,然而那一刻他终于体会到,现实的压力实在太大,连自己曾经读过的那些书都难以承载这种沉重,在台湾有亲人是多么的好啊,漂摇的小舟终于能有一个暂时的港湾。
小小的两间卧室的房屋要住下五个成年人和一个将近一岁的孩子,空间环境顿时拥挤了起来,然而却没有人抱怨,因为随着难民的不断增多,住宿越来越成为一个大问题,许多人干脆就睡在街道上,因此能够有这样一个带有小小院落的房屋栖身,已经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了,有时甚至令人感到惭愧。
安顿下来后不久,何旭和顾清云就四处寻找工作,何哲英在家里照顾松龄,何坤自然是军务繁忙,青山雅光这时候则展现了经商的才能,他发现许多逃难来这里的人已经开始修建自己的克难之家,她们需要竹片、钉子、锤子、锯条、绳子之类的建材,于是他很快便联系了货源,就在书店的门口摆放起了五金工具;难民里面的北方人很多,他很快又进货了面粉,大部分存货都堆在书店的角落里,只在门口摆了两袋,虽然说是占道经营,不过他就是守着自家店门口,更何况还有何坤的关系,也没有人来为难他。
青山雅光的五金杂货生意很快便十分兴旺,收入超过了作为主业的书店,青山雅光的语言优势在这里又发挥了出来,他一口流利纯正、略带一点江南口音的国语非常动听,再配上他那亲切礼貌的态度,便让人很容易生出一种亲近感,虽然青山雅光并不是一个很活泼、很擅长言辞的人,然而他气质温和,尤其是那种仿佛是日本人天性的细致体贴,很是能给这些风雨之中的人们以温暖,或许有一些琐细,但却是很真诚的,让人不由得便要与他接近。
因为店内非常忙碌,顾清云在没有事情的时候也过来给他帮忙,这个时候,青山雅光的工作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