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超过四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一名制甲工匠,一年最多只能制造三件盔甲。
而且制造的还是普通盔甲,如果是制造军官穿戴的盔甲,或者是重装步兵的盔甲,那么,一名制甲工匠一年也就只能造出一件盔甲了。
而造成盔甲生产速度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甲片的制造。
别看一片小小的甲片,看起来没什么制造难度,但是,实际上,想要生产一枚合格的甲片,需要经历的工序非常多。
首先,需要将铁水变成甲片,这一步难度不大,可以通过铸造来完成。
但是,甲片铸造完成,仅仅只是制甲的开始。
铸造的甲片成形以后,还需要进行锻烧,锻打,回火,淬火等一系列程序才可以获得合格的甲片。
如何,甲片还需要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棱、精磨;甲片加工完毕后,用皮革条编缀成甲。
可以说,一片甲片的制造难度一点都不简单,更重要的是,制造甲片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进行煅烧,淬火期间,一旦出现失误,便会影响甲片质量。
比如说,淬火时甲片温度不达标,那么,在淬火时,甲片便会出现变形,磨损等情况。
而淬火温度太高同样有影响,温度太高的话,甲片的强度会减轻,变得更加脆弱。
而在如今这个时代,在对甲片进行煅烧的时候,显然不会有温度计什么的设备来测量甲片的温度,想要知道甲片的煅烧温度,只有一个办法 那便是靠工匠多年的经验来进行确定。
比如说,工匠通过甲片被煅烧的颜色,来确定甲片是否达到了淬火的要求。
所以,制造甲片这种事情,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人,或者找一个铁匠就可以让他开始制造盔甲的一名制甲工匠如果没有充足的经验,那么,其制造的甲片合格率便会非常低,对于资源的浪费将极其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秦国只有两万左右的制甲工匠,不是秦国不想增加制甲工匠的人数,而是,达到可以制甲要求的工匠,只有两万。
制甲工匠不管在哪个国家,都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看着一众制甲工匠将一片片甲片煅烧,锻打,淬火,回火。
李言深感这个工作效率太低了。
于是 李言开始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制甲的速度。
可思考一番以后,李言发现,以自己拥有的知识储备,好像没有什么加快甲片制造速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