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基本上将自己完全视作一个傀儡般的存在,对于国家的大小事务,他都毫不犹豫地拱手交给了临朝称制,权势滔天的太后武则天。他不敢有丝毫的僭越之举,生怕触怒了武则天,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李旦的这种选择,既是无奈之举,也是一种明哲保身的策略。在当时武则天的绝对权威之下,反抗或许只会带来更为惨烈的结局。
虽然,李显被废之初,局势一度陷入动荡不安之中。在扬州地区,以徐敬业为首,掀起了一场规模浩大,来势汹汹的反对武则天的叛乱。徐敬业自恃兵强马壮,企图凭借武力,改变当时的政治格局。
然而,武则天作为一位极具政治智慧和谋略的统治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叛乱,迅速做出了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她调兵遣将,精心部署,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军事指挥和政治驾驭方面的才能。
武则天不仅派遣了经验丰富、作战勇猛的将领率军出征,还在后方积极筹备粮草物资,确保前线军队无后顾之忧。在她的英明指挥下,朝廷军队士气高昂,作战英勇。
很快,这场叛乱就被武则天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所剿灭。叛乱分子的嚣张气焰被彻底扑灭,扬州地区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安宁。
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武则天在面对危机时的果断决策和强大的掌控能力,也为她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内,武则天表面上供着李旦,实则将朝政大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李旦犹如被置于华丽牢笼中的金丝雀,徒有虚名,毫无实际权力。武则天凭借着她的精明强干和果断决绝,对朝廷的大小事务,进行着事无巨细的掌控。
在外,武则天更是积极部署,以雷霆万钧之势,消灭一切胆敢反对自己的势力。她目光敏锐,洞察着各方潜在的威胁,绝不允许有任何力量,动摇她的统治根基。
为了能够人心所向,管住悠悠众口,武则天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她开始大力培植自己的势力,将众多亲信,安排进入朝廷为官。这些人唯武则天马首是瞻,成为她巩固权力的有力臂膀。
同时,武则天深知民众的力量,她利用广开言路,注重民生。通过倾听百姓的呼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试图赢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不仅如此,她还利用广开言路的方法,开创了严格的告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人自危,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因此,延伸出了一套醋吏政治。武则天授意手下醋吏,利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