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别以为宗武世界大明帝国勋贵们将自己的一些孩子发配之后,就不给任何资源了。
照顾这种事,无非各种交易而已,对底层百姓而言,关系寻找,千难万难,可对真正的顶层而言,远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艰难。
甚至于可以很容易。
所谓已经隔着一个世界,几百年的思维频道不同这种事,只有对底层而言才无法跨越,反之,也就那么回事。
为何刘浩龙国就是能够将自家百姓之中那些竞争力不足,且心甘于安逸的一群人送到宗武世界之中去安置,给他们每一个家庭都安排一个小小的农场耕种,一代代可传承的那一种。
当真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对人口的渴望而已?
这里头涉及到的交易,绝非真正的智者可以想通的。
站在朱元璋的立场,无论怎么说,都是拿着自己世界,拿着自家大明帝国最为精华的一群人,来换取甘于安逸的人口,哪怕后者的数量多一些,可就真的划算了?
如果可以选择,朱元璋是绝对不会愿意的。
可很多时候,事情不是你不想,就不朝着既定路线发展的。
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哪怕心中各种不甘,也会发现自己唯一能够做到的,或许就只有稍微延缓一下这一过程罢了。
是哪怕他老朱延缓了自家精华流向刘浩龙国,流向诸天万界,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旧只能干看着。
既如此,何必以此为条件,与诸天万界的中转站,也就是刘浩龙国做一些小小的交易!
这个时候,朱元璋帐下的文臣武将们作用就出来了。
有些时候,一个真正的上位者哪怕心中已经有了明确决定,却也不能由自己之口说出。
因为一旦由自己说出来的话,就代表着所有的决定都是你一人所为,你就必须承担这一决定未来发生的任何可能的决定。
这可是历史责任也!
是哪怕朱元璋都必须引以规避的,他也不想未来几百年之后,百姓们看到自家世界高手们一个个都不着家,说出这事的源头,乃朱元璋这个洪武皇帝这样的评价吧!
哪怕这事已经不可避免,那也必须拉来很多人一起承担吧。
这些人都是谁,只能是谁?
就只有朱元璋帐下的文臣武将们,也只能是他们。
这事倘若由当时洪武时期所有上层一起决定的话,那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得不如此。
后来人就会想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