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流水,眉头越皱越紧。贷款利息、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每一笔都是刚性支出。小狐狸蹲在桌角,尾巴轻轻敲打着计算器:\\"要不要试试直销?\\"它爪子点了点手机,屏幕上是某电商平台的助农直播间。
\n
\n
第二天,祁同伟带着几个年轻人在晒谷场搭起直播棚。王婶被推到镜头前,紧张得直搓手:\\"俺...俺也不会说啥,就是这些蘑菇都是俺们用麦麸、玉米芯种出来的,没加化肥...\\"没想到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阿姨好实在!支持原生态农产品!\\"首场直播卖出了平时三天的量,但利润核算下来,扣除平台抽成和运费,和批发价相差无几。
\n
\n
这事惊动了县领导。招商会上,副县长拍着祁同伟的肩膀:\\"小祁啊,市里准备搞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你们村带头做试点。\\"可文件下发后,祁同伟才发现,要使用这个品牌,每年得交十万管理费,还要强制采购指定包装。张大柱气得直拍桌子:\\"这哪是帮扶?分明是来分蛋糕的!\\"
\n
\n
日子就在这样的拉扯中过去。雨季来临时,新扩建的菌种实验室突然漏水,价值几十万的培养设备泡了汤。村民们自发带着塑料布赶来抢修,王婶从家里端来热姜汤:\\"小祁,钱没了可以再赚,只要人心不散。\\"这句话让祁同伟红了眼眶,他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也是这样一群人,跟着他在寒风里搭大棚。
\n
\n
转机出现在一次展销会上。祁同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样品参加省农博会。在角落里的展位前,他遇到了做高端餐饮的林老板。\\"我要的就是这种自然的味道,\\"林老板尝了口鲜菇,眼睛亮了,\\"但你得保证全年供应,价格好说。\\"
\n
\n
订单有了,新问题又冒出来。为了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必须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祁同伟带着技术骨干去福建学习,回来后在村里办起培训班。张大柱第一个报名,学得比年轻人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