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我不知道我为何会重生于这个世界,但这个身份还算不错,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我可以试着让高拱不至于悲惨倒台;试着让皇帝与文官集团不那么尖锐对立;试着用平衡利益的方式开拓新的政府财源;试着引进和推广各种已经从美洲传来的高产物种来减轻小冰河期带来的粮食压力;试着让明军的火器发展不走“大炮打蚊子”的邪路;试着让那北方游牧民族再无南侵之能;试着让大明不因为游牧民族最后的一次辉煌而中断自我进化之路;试着……让中国不因野猪皮的愚昧保守而浪费近三百年时光而落后于西方!”
\n
\n
“七岁”的高务实想到这里,忽然瘪瘪嘴,用极小的声音嘟囔了一句“当然首要原因是如果高拱倒了,我这身份也就一文不值了……”
\n
\n
“你嘀咕什么呢?”高拱问道。
\n
\n
“啊?哦……”高务实支吾一下,灵机一动“对了三伯,听说太子与我一般年纪?”
\n
\n
“嗯,太子和你都是嘉靖四十二年生人,你问这个作甚?”
\n
\n
高务实忽然露出思索的神色,迟疑着不肯回答。
\n
\n
高拱见了心中疑惑,他知道自家这个侄儿常有出人意表之言,其中有些或许异想天开,但有些却十分切中肯綮,甚至发人深省,不禁说道“想到什么就说出来,只是与我说说而已,还有什么不敢吗?”
\n
\n
高务实仍然面带三分迟疑,但总算开口了“自三伯回来新郑,常与侄儿说起京中之事,依侄儿浅见,似乎朝廷大事均决于内阁,皇上除了在言官弹劾大臣之时或护或斥之外,几乎很少关心机要?”
\n
\n
身为人臣,议论圣上,这话多少让高拱略微迟疑,但他想着,问出这话的是自己六七岁的侄儿,再怎么说也还处在童言无忌的年岁,便仍然点头回答“陛下当年读书迟了些,先帝……咳,又未曾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