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按大唐惯例,中书令是首相,侍中是次相,除此之外可为宰相者,一般由尚书左右仆射及三省主官副官,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有了这个加衔,就是宰相了。
\n
\n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为与中书省门下省一起评议辨别、断决处理。
\n
\n
而眼下的朝堂,只有首相和次相,没有加衔宰相。
\n
\n
朝堂之上,又商议了一阵后,王忠嗣的朔方节度使定了,韦光承入为九寺五监当中的卫尉寺卿,他奏请朝廷拨款的事情,不太顺利,户部今年要拨给朔方十万缗钱,两位宰相意见不一。
\n
\n
缗就是贯,一千个钱串在一起叫缗。
\n
\n
至于李林甫建议的由寿王接任河东节度使,李琩仍然拒不受之,最后由牛仙客遥领。
\n
\n
先一步离开宣政殿的,自然是李隆基。
\n
\n
等人走后,李琩拿起自己的笏板站起身来,微笑看向李林甫,抬手道:“右相请。”
\n
\n
接着,他又客气的看向牛仙客:“左相请。”
\n
\n
他这是礼貌的请人家先走。
\n
\n
但是两人都没有吭声,李林甫微笑抚须,牛仙客眼观鼻鼻观心,都没将李琩的客气当回事。
\n
\n
他们俩不动,其他人也没有动,算上王忠嗣在内一百九十九人,就李琩一个站着的。
\n
\n
殿内的气氛非常诡异。
\n
\n
王忠嗣不想趟这个浑水,率先起身朝着李琩客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