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景,彷如江南水墨的画中人一举一动,行云流水,一起一落,谪仙之姿。
他搁下手中的茶杯,自袖中掏出一封书信,在袖间放久了,沾染了丝丝清冷幽香。
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三年里韩旸的信一直未断,信中有挂念问安,有各种京中趣闻,他的信总会有意无意的提到某个人,他看破不说破,已是陌路之人,何必在意。
三年里,他陪苏先生去了很多地方,见识了各种风土人情,人间百态。看到了一幅幅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四方安定的景象,也听到了各种民间关于他的声音,皆道是盛世明君,他是真的打心里为他高兴,他做得很好。
当然还听到了一些关于自己的声音,坊间流传贵妃慕容氏为助皇上安定朝堂,忍辱负重不惜背上祸国妖妃的骂名,与帝合力铲除了逆贼,事后为保全皇上的声誉,自戕而殉。帝悲,以皇后之礼下葬,更为其立书立传。民间也是感叹慕容氏的大义和贞烈,甚至自发为其修祠立庙。
为这事韩旸在信里调侃他多次,慕容清也甚是无奈。
民间的尊崇之声愈演愈烈,最后那人顺势追封他为元宪皇后,丝毫不顾他的罪臣身份,朝臣虽是反对,但奈何民间呼声太高,也只得认了。
知道是一切都是他的手笔,他对此也只是一笑而过,感动真谈不上,为他正名,又何尝不是为了他自己正名,至于旁的,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为了弥补内心的歉疚,让自己心中好过一些罢了。
雨停云渐散,阳光穿破浓厚绵延的云照在角楼上,阁楼下有人轻声唤他。
“小清,吃饭了。”
他低头望去,楼下少年仰着头脸上带着明媚的笑,一如天边的阳光拥有驱走全部的阴冷黑暗的力量。
他暖暖一笑,应了一声,“来了。”
走下楼,走向大家。
前方一片晴朗,身后的风雨已与他无关,不再回头。
……
京城的桃花又开了,韩旸提了两罐梨花酿,去了正阳宫,宫人说皇上不在,也没在凤寰宫,便心照不宣地回了原来的秦王府。
那人果真在那儿,素茗院里,一身白衣,倚着树暝眸坐在桃花树下,手里还半握着酒瓶,不知已经坐了多久,身上落了好些花瓣。
韩旸起开手里的酒,凑过去,把酒在那人鼻下晃了晃。
“今日已经喝的够多了,拿开。”
“我这可不一样,这可是琼浆玉液、无上佳酿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