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直接开战了。”麦克尼尔两手一摊,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德军介入,“为了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着想,我们也要尽可能地保住这些秘密、不给敌军动手的机会和理由。”
\n
\n
除了孟加拉人越来越大胆的行动本身之外,另一伙盟友的行动也引来了约阿希姆的怀疑。打着支援难民的旗号活跃在边境线两侧的白袍大斋会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有些村镇已经布满了白袍大斋会的信徒,另一些城镇眼看着也要落入白袍大斋会的手中。
\n
\n
麻烦的是,白袍大斋会不仅没有从事什么违法犯罪活动,而且处处协助印度人、孟加拉人以及他们的德国人盟友,这使得许多同样对白袍大斋会的扩张保持着警惕的德军指挥官直呼根本找不到动手的借口。印度的法律并没有阻止白袍大斋会传教,因而直接强制禁止白袍大斋会的信徒们继续宣传其听上去可笑又滑稽的种种【教义】(假如那些劝人及时享受人生的教条也称得上是教义的话)同样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德国人同样依赖东孟加拉的白袍大斋会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孟加拉人盟友管理那些因巴基斯坦军队的屠杀和大量难民出逃而十室九空的村庄。
\n
\n
这不是约阿希姆第一次向麦克尼尔提起白袍大斋会了,以往麦克内容对此一笑了之。那时东孟加拉的白袍大斋会大体上还处于斯塔弗罗斯的约束之下,因而白袍大斋会的肆意扩张只会有利于他的使命。但当那位坐镇南印度的【大师】派来了其他干部后,斯塔弗罗斯的控制力便岌岌可危,而麦克尼尔无法排除新来的其他干部后来居上的可能性。
\n
\n
在协助卡萨德和尼克·西摩尔·帕克把一车猴子送往加尔各答后,斯塔弗罗斯也随即决定暂时停止用他手下的人员为被分隔在边境线两侧的战友们输送物资。
\n
\n
“他们有明确的目的,虽说只是仿照前人的成功经验。”麦克尼尔把NOD兄弟会的行为与白袍大斋会对比了一下,“凭着东孟加拉的混乱,白袍大斋会以其过火的奉献精神赢得了难民的好感,从而找到了几百万坚定的信徒和行动派。将来他们将会因此而拥有成百上千的村镇,然后他们就可以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