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名的守、相、台郎、令长就有九十七人,而太守级别的故吏就有二三十人,还有数百人难考名字和官职,但肯定都是地方名士、豪强,可见这股势力到底有多大。除了袁家和杨家,再无旁人可比。
\n
\n
而这些势力,在刘宽死后,刘松都拱手让给了曹昂,所以曹昂才能迅速安定各地。
\n
\n
单是这一点,就足够曹昂记刘松的情了。而且朝廷之事,刘松更是一直站在曹昂这一边,堪称是一个神队友。
\n
\n
所以这一次的风波,曹昂其实并不想刘松参与其中。
\n
\n
不过刘松或许是让“拥立”天子一事巨大的利益给套住了,并没有明白曹昂的意思,继续说道:“前些日子,我和东平王通信,东平王便盛赞大将军‘入居台铉,出统戎旃,爰自先朝,累匡多难,靖群氛于海表,凝庶绩于天阶。比起昔日的太公,管仲,亦不多让,理当摄冢宰,号‘尚父’’,他也觉得天子太过着急,哪怕前往彭城,也比留在洛阳强。”
\n
\n
刘松越说越来劲,曹昂忍不住打断道:“师兄,刘凯是想让他的儿子做大汉天子吗?”
\n
\n
刘松一愣,没想到曹昂如此犀利,倒是说不出话来。
\n
\n
“刘凯想让儿子做天子,直接来找我便是,何必大费周章,拐弯抹角?”
\n
\n
刘松听了,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道:“大将军同意了?”
\n
\n
曹昂回头瞪了刘松一眼。
\n
\n
“师兄,此事于你无关,以师兄的身份,你何必掺和这些烂事,徒惹一身麻烦?再说未来天子是谁,也不是我曹昂说了算的。”
\n
\n
刘松心想曹昂此乃搪塞之言,曹昂若说了不算,那谁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