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嗖……嗖……
\n
\n
在李若涟喊出不对的时候,方正化和几名徒弟将崇祯围在中间,警惕的看着四周。
\n
\n
方家则是在中年汉子身上摸索着,查看是否携带了利器,只是片刻就朝着李若涟摇了摇头。
\n
\n
“哇……”
\n
\n
三名孩子见此情况,大哭了起来,中年孩子有些手足无措,眼中满是惊慌之色。
\n
\n
胡同口的行人听见了哭声,只是瞄了几眼后,迅速的离去,生怕招惹到麻烦。
\n
\n
这一切都被崇祯看在眼中,百姓的麻木让他感觉有些悲哀,随即道:“李二,什么情况?”
\n
\n
听见崇祯问话,李若涟低声道:“公子,我朝从太祖时期就有路引、信票制度,
\n
\n
大明律规定,若军民出百里者,须持有路引,未有路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杖九十!”
\n
\n
说到这里,李若涟将头转向了中年汉子:“渭中离北京近两千里路,关卡有七个,难民不可能进入北京,这是其一。”
\n
\n
“其二,两千里路,你是如何带着三个孩子走过来的?当真以为我们好骗?”
\n
\n
“我劝你老实交代,否则,我等就要将你送官了。”
\n
\n
听完李若涟的解释,众人恍然大悟。
\n
\n
而中年汉子的脸上则满是犹豫、彷徨、惊恐之色。
\n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