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尔本质上是个战士,他对于外交啊,政治啊,都不太懂,甚至非常厌恶。要是一般的政体,拥有这样一个领导人,那绝对是灾难!毕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领导人想要选择继承人,肯定不能马虎。首先要有政治才能,皇帝的继承人当然不能马虎,拥有很强的政治能力是第一的,否则你怎么团结大多数来治国?比如魏武帝曹操,在最喜欢的两个儿子曹昂和曹冲死后,剩下的儿子里面,最有文采的是曹植,可曹植过于重文,整天和所谓的文人骚客舞文弄墨,曹丕就不同,比较腹黑,默默的准备着一切,拉拢臣子,打击竞争对手,曹操当然心知肚明,可选择继承人反而需要的就是曹丕这种政治至上的,既能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手段也不差,远比只知道吟诗作赋的曹植强,所以曹操选择了曹丕。
\n
\n
其次看品行,政治才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品行,能否在老皇帝归天之后善待手足兄弟,虽然皇家无亲情,但任何一个皇帝还是希望自己的后代都能够善终,他们其实也害怕兄弟阋于墙所以生前只能尽量选择纯善的继承人。至于生后,那只有天知道。比如隋文帝废除第一个太子杨广,就是觉得他的品行不好,娇淫奢侈,不足以继承江山社稷,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在废除太子李承乾后,在考虑四子李泰还是九子李治做新的继承人时,因为李泰说百年之后要杀自己的儿子传位给弟弟,所以毫不犹豫的把太子之位给了李治,就是担心一个连亲儿子都能开口杀的人,未来一定不会善待兄弟。
\n
\n
最后,当继承人上述两项特质都没有怎么办?一种是直接换掉,还有一种是看三代,有的朝代困于礼法,即使继承人是扶不起的阿斗,但也有很多臣子们固执的支持,这种情况下不太好废除嫡子、长子的继承人身份,那么就看第三代。比如晋武帝司马炎的继承人司马衷就是一个傻子,晋武帝怎么说也是开国君王,才能也是顶尖的,不会不清楚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性,可司马衷有一个非常聪慧的儿子司马遹,晋武帝想的长远,儿子不行,孙子可以啊,所以就没有废掉司马衷。虽然晋武帝死后,孙子司马遹还是被继母贾皇后害死但晋武帝看第三代来考虑继承人的方法也是可取的。
\n
\n
同样有如此考虑的是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朱棣曾经也在长子和次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