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笑容时,仿佛一座通向遥远宇宙的时空桥梁,已然搭建起来了一般。
\n
\n
总控制室中,站在屏幕面前,徐川紧紧的盯着监控屏幕上实时反馈的实验数据,用力咬紧了自己的牙齿,紧攥着拳头。
\n
\n
第二轮100Tev能级的对撞实验数据已经让他抓到了一抹引力波频段出现瞬态峰。
\n
\n
这已经足够初步证实他的理论是正确的,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是正确的。
\n
\n
但是对于他来说,这还远远的不够!
\n
\n
他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需要更多其他能够证明时空虫洞存在的特征数据!
\n
\n
从85Tev能级的对撞实验开始,到100Tev能级的第二次对撞,再到第三轮125Tev能级的验证结果。
\n
\n
针对时空虫洞曲率性存在的对撞实验一直从早上八点半持续到了下午三点半。
\n
\n
三轮对撞实验数据已经完全出炉!
\n
\n
当最后一轮的使用质子流束作为‘对照’实验组的125Tev能级碰撞实验结束的时候,总控制室中,如雷动般的掌声响起。
\n
\n
或许单纯的铅粒子流束碰撞实验并不足以让除了徐川以外的其他人从原始实验数据和初步整理的能谱图像中判断出些什么。
\n
\n
但当三组质子流束对照实验组完成的时候,即便是一名最普通的CRHPC机构的研究人员,也足够从中察觉到一丝隐隐的不对劲。
\n
\n
或许绝大部分的人都说不出来这一丝不对劲到底在哪里,但重离子铅粒子流束与质子流束的实验对照数据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