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满朝官员:……行,自家的陛下只能配合着演,只是这继承爵位和财产,还能玩出花来?
事实证明,里头的花样可多了。
包括但不仅限于,父母在时,儿女该不该拥有私产?若是不该,那么若是遇上无良父母,子女是不是就只能看着自己的钱财被夺一家子饿死?那要是父母偏心,谋夺其他子女财产供养偏心的子女呢?
若是子女不幸遇难,父母拿了钱却不善待孙子孙女呢?自认倒霉吗?难道这孙子孙女就不是大周的子民?不是大周的人口?若是放任父母不慈,如何教养天下人孝顺?都言父慈子孝,可见父慈才能子孝,父不慈子怎么孝?
另有女子嫁妆的归属问题,既然继承家产没有女子什么事儿,那么女子在闺中有了家私需要交由父母吗?嫁进夫家后丈夫抢夺嫁妆财产怎么说?
若是夫妻和离,有子女,子女一般默认归属夫家,但若是夫家无力养育子女,那子女能不能跟随母亲?要不要改姓?
最后独女招赘后财产的归属问题,能不能立女户?
此额外还延展到民间恶习吃绝户一事上。
其实这些事情相关的法律法令不是没有,但大多很笼统,大部分也都是一刀切,真的以法令评判的时候多仰仗官员的好恶,而不是依法判决。
遇上好的官员自然是皆大欢喜,但要是遇到不好的,那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什么法律也不知道,很多事情都是自古以来,好的坏的没有判断。
制定法律只是第一步,难的是推广和有效的实施。
皇帝终于拿出了杀手锏:竹纸和雕版印刷。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