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后来,政府对报社的拨款虽然还保留一部分,但是整个报社已经改制成为报业集团公司,以前的总编辑、副总编辑,现在名片上印的是总经理、副总经理。而屋漏偏逢连阴雨,省级报社在这里落地的那份报纸,如狼似虎,来势愈加凶猛,这才几年功夫,就几乎抢去了静好所在报社百分之八十的广告收入,紧接着网络媒体的冲击愈演愈烈,静好所在的这种官方纸媒,代表政府立场,又缺乏市场意识,以前发行量就不大,现在订报的人更是少得可怜,简直快要完蛋了,在这种情况下,报社只能鼓励全员创收,记者拉广告也就不新鲜了,他们认识人多,门路最广嘛,他们不出去跑钱,谁去?难道都坐等喝西北风?
开会时,报社最大的领导,敬爱的总编辑,抑扬顿挫地动员大家说:“我嘛,也是从当记者过来的,同志们,现在可谓是共患难,咱们不当排头兵,谁往上冲?这不是为一己私利,这是为荣誉而战啊!”大家心里不乐意,但掌声雷鸣,当然不少人使劲儿鼓掌也有点发泄情绪的意思。
静好父亲是个大学教书匠,虽然是学科带头人、院系负责人,但是他也没主动研究过这个和自己工作关系不太大的事儿,他还以为报社和大学一样,国家还给拨款呢。
这个拉广告的事儿确实挺折磨人,但并没促使她萌生来英国读几年书,真正的原因,和拉广告也有关,不过确切说是她感觉得罪了一个报社的重要领导。她曾听一个消息灵通的女同事说,按惯例,几个副职领导会轮流换岗到周边县级市挂个副职,好留出位置来给更年轻的领导干部大展身手,据说老郑还有两年换岗。静好真是盼着自己此去英伦,回来时他就换岗了,自己也就不必隔三差五地看见他,甚至莫名其妙挨批了。
为什么得罪了他呢?说来是个笑话。
有一回她所在部门派了她和另外部门的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同事参加一个报社做东组织的晚上吃饭活动,就是所谓饭局,正是这位报社副局级领导带队。当晚他西装革履,梳着大背头,领着她们三个,还有另外一个部门的女主任,一群帅哥美女的,皮鞋咯噔咯噔,气场十足地步入一家高级海鲜酒楼,约的是当地某银行的几位男领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