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县城王书生,家中排行老七,祖辈世代为官,年轻时起,便崇幕道术,听闻崂山多仙人,于是背上行李前去拜访。
至一山顶,见一道观,清幽绝伦。推门进入大殿,面前一道士端坐蒲团,满头白发,双目炯炯,气度不凡。
上前与之攀谈,道士胸有丘壑,口述易理,娓娓道来,玄妙非常。书生心喜,请求道士收己为徒。道士笑笑“施主娇生惯养,能吃苦吗?”
书生道:“能吃苦,能吃苦。”道士不再言语。
傍晚时分,道士徒弟云集大殿,命书生一一叩头拜见,说道:“这些都是你师兄,从今天起,你便留在观中。”
第二天清晨,道士唤书生前来,授铁斧一柄,嘱其与师兄们一起,上山砍柴。书生诺诺领命,如此过了一个多月,书生天天砍柴,手脚磨出老茧,不堪劳累,暗生退意。
这一天晚上书生砍柴归来,远远瞧见道观中两友人与师父共饮,i已暮,殿内没点灯烛,四周渐渐yin暗。
道士拿出一枚剪刀,以刀裁纸,裁出一轮明镜,贴于墙壁。
俄顷,纸镜中散发柔光,月明满窗,照得通屋皆亮,毫发可鉴,只见屋内众弟子奔走伺候,神se恭谨。
一名客人道:“良宵美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言毕,轻取桌上酒壶,分赐诸弟子,嘱咐道:“但开怀畅饮,无须客气,定要一醉方休。”
王书生心想“七八个人,一壶酒怎么够喝?”
众弟子各觅酒杯,争相抢酒,唯恐酒水不够。可是说也奇怪,这般你一杯,我一杯快饮,壶中酒水盈.满,就是不见减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