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停留了一周对照老地图寻找那时的建筑,在上海图书馆、博物馆翻阅那时的上海状况和名流人士的习惯趣味。
翻阅了当时的贝当路和霞飞路的地图和照片,实地去了淮海路确定坐标,1920年那时有个旅馆是白俄人开的,建筑还在三层法式建筑落地窗,门前的空地已经建起了一栋五层楼房。
胡文楷用激光测距仪精确的得到了坐标,他传送地点可一点不能马虎,大意一下传送到建筑物的墙体中就完了。
做完这一切他驱车赶到仓库,进入仓库掀开遮挡物,显示充能已经完毕。
他输入时间1920年,坐标北纬31度11分,东经121度29分,年龄十八,得到提示需要22天时间搜索确定。
胡文楷知道已经开始倒计时了,盖上遮挡物,扔了一条烟给看仓库的职工后驱车赶回老家,好在不远百十公里。
每天五公里的长跑,按着这段时间获取的资料练习着上海话和当时的风俗习惯举止。
对着电脑练习发音,很快一口流利的吴腔就练成了。体重140斤,身高175厘米,胡文楷在卫生间的镜子里注视着自己的裸体常年的锻炼使得身体匀称健壮,胸肌凸出,腹部的六块腹肌明显的凹凸,两条修长结实的腿显得弹性有力。
从卫生间天花板上取出收藏的m1911自动手枪,四个*,一盒50发子弹,用热水冲去黄油,子弹上膛、拉栓、瞄准。
胡文楷皱起眉头来九五年走私时对方赠送时说最新款带消声器的,消声器呢?
穿上衣服,找了一张椅子,上半身探入天花板中,用手电筒找到了消声器,滚到天花板的最里面了。
胡文楷看着桌子上妻子儿子和他的合影,几次伸手准备纳入行李中带走,最好还是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