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钳制?姑娘,你可知你这家话本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又一太学学生用着言之凿凿的语气说道。
老先生朗声一笑,“无妨,在这清谈会之上,大家畅所欲言便是。”
凌雪看向老先生拱了拱手,“那我就说咯。”
“姑娘请讲便是。”老先生道。
“一个社会的良心所在,是取决于他的法律制度。儒家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以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主张'礼治'和'德治',也就是'人治'。儒家人治论的要旨在于:圣贤决定礼法;身正则令行;法先王,顺人情。儒家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强调礼治,在德与法的关系中强调德治,在人与法的关系中强调人治。”凌雪看把之前就准备好的话给说了出去,这一段她是研究过好久了的。
“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这又有何错?”路子远道。
“华夏神州,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说明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兴衰历史,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循环,究其原因,则是统统归为人治,遇到'明君',则本朝兴,反之,则亡国。”凌雪看说道这里,心口骤然一痛,然后脑子里又突然空了一下,一种与昨天相同的不适感向她袭来。
“姑娘请继续。”路子远正听得好奇,见她突然停了下来,便以为是她想知道自己的反应,但是他此刻才听到一半,也没什么好说的。
凌雪看强撑着身子,不让自己表现出半点异常,而后道,“作为社会的一种治理的模式,应当需要大家普遍地接受和认可,形成一种社会契约。而人治,必竟是一种个人表达的意志,这种个人意志和众人的意志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呢?个人与众人总是存在差异的,个人的决定未必就符合纵人的需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