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种小酒馆儿,有一种类似于各单位工人自发形成的俱乐部的特点。
往往因为一个单位的工人们都住在同一个区域里,更因为新中国的最小化压缩和分化家族的制度,所以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姓氏的工人,会以单位为区别,在各自的小区里形成一些小酒馆儿。
在这些小酒馆里,这些常年在一起工作的工人们会像家人一样,喝着廉价的啤酒、米酒、烧酒和果酒,吃着炸鸡烤串和各种凉菜小菜,惬意的聊天打屁。
在这里,国家的大政方针,就是这些工人们讨论的主要内容。
王书辉就是在考察的过程中进了一家这样的小酒馆儿,听了一大段很有意思的谈话的。
“老赵啊,这两天总听着广播里说什么自由贸易的事情,还一直把倭国人拿出来讲,你说这倭国和咱们中国有什么关系啊?”
说话的人是一个年纪最多也就在三十来岁的青年人。这名青年的酒量明显不是很好,从他朦胧的双眼上看,刚刚喝了一杯啤酒的他已经有几分醉意了。
他问话的对象“老赵”年纪也并不大,看样子他也就比问话的青年大上那么几岁。只不过身材高大的老赵没有急着回答问话,反而专心致志的在吃着一大碗炸酱面,呼噜呼噜的吸面的声音一个劲儿的从他的那个位置上传过来。
老赵身边一个头发灰白,就着一小碟椒盐炸鸡美滋滋的喝着黄酒的中年人看到“老赵”着急忙慌的吃着面的样子笑了笑,随口说道:
“周立志你问事情也不找个明白人问啊。赵憨子考个识字文凭就考了四回才考过,你问他事情,你先问问他能不能把报纸上的文章读通顺再说吧。”
随着这个中年人的话,小酒馆里爆发出一阵笑声。很明显,赵憨子同学在读书上的糗事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典故。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