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隅国的使臣就是顶着一路被大基军士的眼刀子进来中军大营的,有几个士兵都按捺不住想动手了,但也被同僚制止了。进到中军大营后,南隅使臣脸色不变,一副不卑不亢的态度,让顾晴挺佩服他们的心理素质的。
和他想象中剑拔弩张,唇枪舌剑的情景很不一样,南隅使臣只是送了份降书和议和书来,然后就回南隅那边凉快去了,是否答应议和要等京城那边派专门谈判的大臣来,所以他们要回南隅等消息。
不过他们回去时刚好何放成功夺下寄渡城的消息传回大营,南隅使臣的脸色那叫一个精彩。
顾晴更想看到的是南隅新帝知道大基少帝病重,天惠帝临朝时是什么表情。
两国休战等待议和,十来万大军驻扎洛城,军饷粮草可是个天文数字,在把南隅降书上报天听后,姚靖书让秦州各郡的兵马各回本部,但要注意守望相助,洛城只余下顾晴从京城带来的一万京军和秦州的一万精兵。姚靖书把这两万人操练得军纪严明,加上神机营刚研发出来的神火炮车正在加足马力进行投产,炮兵也已经形成规模,即便南隅再次反悔开战,凭这些人马短时守住洛城不成问题。
而顾晴闲下来后就觉得洛城作为边防重地规模太小了,可以扩建,在原有基础上向外扩展,建一座外城,可以大大增强防御力,但洛城原本的居民几乎被南隅屠戮怠尽,田地大量荒芜,有地也没人种,整座城跟鬼城差不多,走在街上冷冷清清的,只有巡逻的兵士。
百废待兴,就是这么个状态了吧?
除了一群兵蛋子,什么都没有。干脆把这座城打造成一个兵屯好了,反正洛城必须要有士兵长期驻扎,可以让士兵的亲人迁过来。他突然想起了明初的屯田制,觉得洛城这边可以实施。于是他就开始在军中找了一批精通农田灌溉水利的士兵当文书,然后整天带着他们在洛城附近的田间地头转,同时也在暗中观察这些人中有没有哪个可以任用的,虽然说重建洛城朝延可能会另外委派官员并迁移居民过来,但他觉得自己可以上书争取一把,当然,一定要有严明的律法确保不会出现明代屯田制后期出现的兵田土地大规律被兼并的现象。
这些天他上山下田,忙得不得了,回去时再去看看姚靖岚身体恢复状态,一时也没别的时间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休战议和已经提上议程,估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被宣回京城,当然要抓紧时间干正事。
“你最近经常出城?”只是没想到有人看不得他那么努力的样子,这天他回来时,被姚靖书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