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1.氐族起源
作为在五胡乱华时期先后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成汉四个国家的民族,作为唯一一个在这一时期统一过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氐族,我们不能将它的来龙去脉一概而过。虽然英雄是可以不问出处的,虽然它和鲜卑一样,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在那段历史中它所占据的地位,以及那些因它而起的故事和传说,在时间的河流中所掀起的涟漪,同样波澜壮阔,动地惊天。
氐族,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由地名而转为族名,自称“盍?(hé)稚”,“氐”为它族对其之称。由于氐、羌相邻,先秦人视之为氐地之羌,又觉与羌有别,因称之为氐羌,或单称“氐”。孔晁在《逸周书·王会篇》“氐羌以鸾鸟”的注中提到:“氐羌,氐地羌,与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渭之氐矣。”魏晋以降,逐渐成为氐人自称。
关于氐族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氐、羌同源而异流。
执此观点者认为,在古典资料中,羌先见于记载,有羌无氐或羌氐共用,如《尚书牧誓》中提及武王伐纣事,周率“蜀、羌、髳(máo)、微、卢、彭、濮人”伐商,有羌无氐。又如《诗经·商颂·殷武》云:“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羌氐共用。资料显示,在西周之前,未曾有氐人单独存在的记录。
于是,有观点认为,氐族最终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是由于有些羌人部落从高原迁徙于河谷,由游牧转向农耕,并在与周围汉族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受汉族先进经济与文化的影响,其语言、经济、文化发生变化所致。
氐族,是被汉化了的羌人。
另一种说法认为,氐、羌虽自古关系紧密,但从来都是两个不同的民族。
在古代,羌、氐同属西戎,境地相邻,且多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