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在慕容评的时代还没到来之前,前燕的先辈们还在为他们的国家走向强盛奋勇拼杀着,并没有料到他们披荆斩棘所建立的基业会葬送在慕容评的手中。
北方,已经改了名字并成了吴王的慕容垂率领步骑八万讨伐丁零敕勒于塞北,斩俘十余万级,大胜而归。
西北,匈奴单于贺赖头率军三万五千人归降。
东北,高句丽王高钊遣使称臣。
西面,几乎和前燕同时建国的前秦帝国此时依然弱小,在燕军铁骑之下,前秦黎阳太守韩高、河内太守王仓投诚。
而在南方,燕军一路南下,迅速扫清后赵残余及其他敌对势力,在淮河一线和晋国发生激烈碰撞,接连失利的东晋军丢掉了整个淮北,兰陵太守、济北太守、建兴太守纷纷投降。
在此要讲述的,就是燕军南下的道路上几个经典之战。
鲁口之战
冷兵器时代,由于缺乏重型打击武器,蚁附攻城从来都是兵家大忌。南下的燕军带着草原的悍勇之风可以在野战中消灭战神冉闵,但是当快马弯刀的鲜卑骑兵面对坚城时,却只能够望城兴叹。鲁口(今河北饶阳),是燕军南下遇到的第一座坚城。
352年,廉台之战结束之后,冉闵之子冉操逃往鲁口,镇守鲁口的是后赵幽州刺史王午。
在对抗前燕南下的过程中,王午曾经英勇的战斗过,并且,王午是汉人,在《杀胡令》下,在中原诸胡向中原汉人举起屠刀之时,在冉操心里,王午是亲人。
王午在得知冉闵被俘后,于352年七月自称“安国王”,继续对抗前燕。八月,慕容俊命令慕容恪、太尉封奕、尚书令阳骛攻打鲁口。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