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石勒只有二十多岁,却在最好的年华里被打上了奴隶的烙印。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吗?也许只是五十个铜钱,石勒就像牲口一样被卖掉。这是他生命最低谷,却也是他生命的转折契机。石勒是不幸的,被卖与茌平(山东茌平县)人师欢为奴,石勒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人生在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魏晋时期,中国早已经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这就意味着石勒并不是纯粹的带着枷锁干活的奴隶,只要不逃跑,多少还是有点人身自由的,但活却是要干到深夜才准回来。每到夜晚,石勒的传奇再次来临:每夜于野,尝闻鼓角之声,诸奴亦闻,归以白欢,欢惧而免之。
意思就是说每当到了晚上的时候,在田地里干活的石勒和他的奴隶同伴都能听到战场上预示着进军的鼓角之声。奴隶们回来告诉主人师欢奇异现象,师欢就吓到了,免除了石勒的奴隶身份。
从此,石勒就成为了自由人。
太扯了!如果真是如此,我更加愿意相信:师欢闻之,立诛杀石勒。胡人有金戈铁马之相,对中原可不是好兆头。师欢知惧,必有此见识。为什么不杀呢?石勒不是被免除奴隶身份的,肯定是自己找了机会跑路。
脱离了奴隶身份的石勒来到了一片马场,一片临近师欢的家的牧马场(居然没跑远),在那里,他遇到了牧马帅汲桑,其实就是个养马的弼马温,石勒投靠了他。靠着常年和马打交道练就的相马技术,汲桑赏了他一口饭吃。石勒一定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弼马温”,让他从一文不名的奴隶成长为人人胆寒的铁血战将,甚而有机会一统中原。
其实,现在我们看来,史书中关于英雄人物的神话传说其实都很扯淡,古人为了突出他们天赋异禀而刻意为之。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我们大可不必太过较真,读之就当是个乐子,足矣。
但是有一点却是真的,历史上很多很多的大人物,自己并没有出众的本领,就是靠着一个对自己大有裨益的优秀伙伴,从而一飞冲天。选对一个合伙人,真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