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刘曜是由他的叔父刘渊抚养长大的,没办法,亲爹死得早,叔父刘渊又太有本事(建匈奴汉国),当然要跟着他混饭吃。
其人自幼聪慧,气度非凡。有这样一个事情:话说刘曜八岁那年,跟着刘渊到西山狩猎,因天降大雨而在一棵大树下避雨。这时突然一个惊雷闪过,如在眼前一般,刘曜身边的人吓得尽皆跌倒,但刘曜却神色自若,不为惊雷所动。
这就很不简单了,后世的苏洵有这样的论断: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治厉害,可以待敌。
刘曜的作为,在八岁那年,就足以和名将比肩。
刘曜也是这样认为的,常自比于乐毅、曹参。只是当时人皆笑之,唯刘聪知其才。后来,刘聪就是靠着他才把西晋帝国给彻底消灭了的。
二十岁的时候刘曜到中国洛阳留学,就像现在中国人爱去美国一样,只不过,那时候的外国人爱往中国跑。
出了国的刘曜不熟悉当地法律,犯了法,被逮捕了,判了罪,死刑。看来刘曜在洛阳一定没干什么好事,魏晋不以严法著称,像刘曜这样的匈奴贵族,政府多少要讲究些情面的,即使这样,依然判了死刑,所犯之事严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然后刘曜就上演了一部古代版的“越狱”,逃亡到了朝鲜。
刘曜在朝鲜的境遇我们并不知道,只知道直到朝廷大赦天下时才敢回来。真不容易,流亡在外很多年,也算抵得上是充军发配了,境遇不可谓不传奇。
刘曜自己也认为自己很奇特(外表异于常人),怕不被世人接受,于是在管涔山(位于山西吕梁山脉)隐居,……。还真是个奇人!
若是放在现在,这样的人必会被认为是脑袋有问题,然后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