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应该恨他,但是,我们更应该敬佩他。那时那地,泱泱中华无此人。
即位的是太子刘和。
史书记载,刘和身高八尺,长得雄伟刚毅,仪表堂堂,好学而早成。
学习好,长得帅,还相当有社会地位(皇帝),接班人刘和近乎完美,但是,自从做了太子,刘和就变得“性猜忌,无恩德”,不怎么受属下拥护,而且,刘和没上过战场,相比于数次领兵出征的刘聪,刘和的军功等于零,也就是说,刘和在军队中的威信等于零。在用枪杆子说话的乱世之中,长得帅却没有威信的刘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绣花枕头。
君弱臣强,本身就是动乱的信号,即使,比君主强的人是君主的亲兄弟。
面对军权在握野心勃勃的刘聪,刘和还没有等到刘渊的棺椁下葬就决定率先动手了,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也别无选择。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潜在的威胁必须剪除,等到刘聪等人准备好了再动手,死的就一定是刘和自己了。
虽然没上过战场,但看得出,刘和也是个狠角色,刚刚继位就想到要把那些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一网打尽,准备连同刘聪一起收拾掉的还有刘渊另外两个儿子:齐王刘裕、北海王刘乂。
虽然南征打了败仗,但对付绣花枕头刘和,刘聪还是绰绰有余的。准备已久的刘和的军队没能打过仓促应对的刘聪的卫队,大败而逃。紧接着,刘聪率军破西明门入皇宫,进而斩杀刘和。之后,本着不留后患的原则,对于那些想要他命的刘和的同党们,刘聪一律斩首示众。
定鼎大局。
至于刘和,没有追封,没有谥号,有的,是一个扔到野外喂狗的处理结果。
狠吗?够狠。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