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大权在握的司马伦就干了两件事:杀人、封官。
废掉的贾皇后是要杀的,贾皇后身后的贾氏家族是要连根拔除的,那些在朝堂上反对他的大臣们也是要杀掉的。专权的前提,就是没有反对的声音!司马伦的屠刀,毫不犹豫的挥向那些阻碍他走向权力巅峰的人们。
又是一次人头滚滚,数以千计的人命在这次大清洗中如草一般被收割,包括那个为大晋帝国近十年和谐稳定立下汗马功劳的张华。
不得不说,乱世的到来是忠臣的悲哀。一心坚守的正义和满腔的报国热情,在强权面前,只能化作一腔热血去抛洒。留于后人惋惜!
还没来得及擦干净满手的鲜血,赵王司马伦就迫不及待为自己加官进爵了。有皇帝司马衷在手,要当多大的官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来看看他的官衔:持节、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赵王如故。一大长遛的头衔大家可能看不懂,简化再简化,我们姑且叫它“党政军一把手”,懂了吧?那皇帝呢?此刻的皇帝倒成虚衔了。
真的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司马伦完全依照司马懿辅魏故事,设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参军十人,掾属二十人,军队一万人(后来涨到两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司马伦每天去上班时候的排场,可比现在开着奔驰宝马的土豪们拉风多了。
同时,任命他的儿子赵王世子、散骑常侍司马荂(fu)为冗从仆射;司马馥为前将军,封济阳王;司马虔为黄门郎,封汝阴王;司马诩为散骑侍郎,封霸城侯。通过人事调整,司马伦牢牢掌控着朝廷的要害。在除贾行动中立下大功的孙秀等人皆封大郡,兼有兵权,文武官员封侯者数千人。
司马伦差点忘了自己所打的“为太子殿下报仇”的旗号了。感谢太子,他要是不死这次政变还真是名不正言不顺,被干掉都是有可能的,哪里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太子虽然已经西去,但太子的恩德不能忘怀。必须恢复原太子的地位,并立故太子之子司马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