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水平也很一般。但宋国英也并非真的没有管他,他上学,进军校,进中央参谋部,背后始终有他父亲的影子,没有这样的父亲,他哪有这么顺风顺水的军途?
所以,当听到父母互相埋怨的时候,宋玉汝心里,其实谁也不怨。他们已经尽力去做好父母了,他们不亏欠宋玉汝什么。
只是,当听到父母吵架的时候,宋玉汝突然意识到,他的身上,同时流淌着父母的血,他继承了父母的优点,也继承了父母的缺点。
他像他的母亲,他母亲出身大家,从小骄纵,他也是自小就有少爷脾气,眼高于顶,眼高手低,出去闯过社会,才知道无论别人是什么职业,什么身份,为你做事都不是天经地义应该应分的,总要道一声谢谢,逢人先带笑,办事也要容易三分,摆个臭脸,只会没有人缘,越来越寸步难行。
他也像他的父亲,固执,傲慢,大男子主义,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做错的事就推卸责任,总是盲目地强调权威。这么多年了,都是母亲在照顾父亲,父亲的成熟,只在他的军事能力,领导能力上,在对待外人上,在生活上,他和年轻时候没什么区别,不比一个孩子强多少,一身的臭毛病,臭脾气。
和文犀在一起的时候,他何尝不是这样?如果那时候他真的硬气一把,没有做个孬种,文犀真的和他在一起了,现在说不定文犀就变得和他妈妈一样,继续那样贴心温柔地照顾他,而他和他父亲也不会有什么两样。
文犀说过,当时甚至做好了压抑潜意识攻击性和他在一起的准备,现在想想,宋玉汝就感觉后背一层一层的冷汗,那样的文犀,过得会是什么样的日子?他们俩的一辈子,会是文犀多么不幸的一辈子?
或许,这才是老天的安排,自己根本就配不上全部的赵文犀,注定只配得到五分之一的他,所以才要安排这个槛,让文犀看清他是个多么无能、软弱、不值得托付的人,让文犀找到真正配得上他的幸福,也让他宋玉汝看清自己的位置。
宋玉汝坐在床上,看着过去的自己,看着自己的家庭,也看清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这一刻,他感觉自己非常坦然,非常坚定。
这次回家,他想的就是说服父母,他也确实做到了,但又和他想的不一样。
他一开始觉得,必须说服了父母,自己才能去追回赵文犀,他觉得这是很有担当的做法。但现在他意识到,想追回赵文犀,其实和他的父母根本没有关系。说服父母是他的责任,追回赵文犀也是他的责任,但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都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