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必不会悔婚。先生目前读书是第一要紧的,结婚一事,等先生去京师科考罢,再商议具体时间吧”
张君瑞心道果然。他知道崔老夫人定然不会急着要莺莺成婚,肯定想考校他的学识。崔家不会悔婚,只是看他自己的本事了,他若有能力,就是崔家的姑爷,也是崔家唯一当家的男人。若没能力,少不得只是个傀儡门面。现实就是这样,没人是个傻子,都各自有自己的盘算,说到底,还是看自己的本事。
唯有莺莺,是个真傻子,只有一片痴情,一片真心。
想到那日思夜想的仙女般的小姐,张君瑞唇角不自觉的就勾起了一抹笑意。此生只愿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他想。
杜确张嘴待要回话,就见身边一直沉默的兄弟站了起来,一撩袍子,跪在崔母面前,一片诚心,说道:“老夫人和小姐对小生的厚望,小生寸心难报。小姐愿下嫁小生,是小生前世的福祉。怎么敢以白身求娶呢?老夫人放心,若此次科考不就,小生无脸与崔家结亲”
崔母闻言大喜,心想这个书生,女儿果然没有看错。崔家如今是捡到宝贝了。
她早已让人打听了,知道这张君瑞年少有才名,倒似是伤仲永一般,若不是命运多舛,不会沦落至此。最近她也仔细瞧了,这个书生不是个愚痴的,敢提出娶莺莺做畜妻,是有胆;敢于众人中站出来,是有勇;能两日内叫来兄弟的五千人马,是有义;如今能下跪发誓,科举不就不成婚姻,是有心。
好、好、好!
崔母一生无子,再多的心血计谋考量,在这个吃人的男权社会里,都无处施展,到年老,顿生惶恐悲凉之感。如今若能有这样一个有能力的男儿做半个儿子,岂能不开心?况且这个男人还孤身一人,无宗族牵绊,又对女儿一片情深。一时间,崔母心里略过了万般思量,面上不显半分,只是抚掌笑道:“好孩子!你有这样的志气,是我崔家的幸运!”
说着便起身去扶张君瑞,张君瑞也顺势起身,给老夫人敬茶。一时气氛和乐融融。
几人边吃茶边说了几句家常闲话。
崔母让张君瑞搬到后边空着的厢房住着,与莺莺的西厢之隔了一个矮墙,并给张君瑞安排了扫撒的婆子伺候,让他一心读书,过两日延请师傅来讲书。
张君瑞谢道:“老夫人…”
崔母笑的一脸慈善温柔,拉着她半个儿子的手,拍了拍:“叫什么老夫人,叫娘吧。既订了婚,我拿你当半个儿子看待,可怜的,早早就没有了父母,以后就是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