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母是郑家女儿,郑家家族庞大,人口众多,她小时候有很多姊妹,最知道大家庭里的勾心斗角,如今让莺莺嫁到郑家,实在是放心不下。虽说是亲戚,可亲戚涉及到利益,就更不好说了。她的莺莺啊,看着聪明,实则被她和老相国保护的太好了,他们一家三口的小家庭,从来没有什么阴私,莺莺这样一张白纸,去了郑家那个墨坛子里,真是让人操碎了心。
崔母除了无子和丈夫早逝外,可以说是一生顺遂,婆婆死得早,一嫁到崔家就当家,丈夫尊敬,举案齐眉,不知让京城多少人家羡慕。崔母这个年纪了,看的很清楚,这个世道,男子过得好不好,要看他的社会地位,士农工商,既看家庭,也各凭本事。但是女子过得好不好,却要看她的家庭地位,娘家给脸面,夫家给地位。大部分女子一生都很痛苦,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到了婆婆这个时候才能掌家,才有权利和地位。
做母亲的,总想自己孩子过得好,如果她能决定,她绝不想把莺莺嫁到郑家。最好是能留在家中,承欢膝下,招个赘婿,不用看谁的脸色。日后生了若能生个儿子,再好好教养,考取功名,如此才是真正的福气。
可惜,老相国去的太早了,崔家没有男丁又家财丰厚,此时找赘,不仅打了郑家的脸,又招不到有出息的男子,反而可能引狼入室。
崔母最近日思夜想,只觉得郑家是目前最好的路了。
崔母拉着女儿的手说:“乖儿,郑家来信说,郑恒不日就来接咱们了”
莺莺僵住了,垂眸不敢接话。
崔母又对旁边站着伺候的红娘说:“红娘,你自小跟着莺莺长大,去了郑家,小姐心思单纯,就要靠你提点应酬了,嫁妆资产,庄田收入,一应拿在手上,不可被人哄骗了去”
红娘点点头。
崔母又接着交代了一些事儿,说着说着红了眼眶,想着早逝的丈夫,孤儿寡母的家庭,将要出嫁的女儿,不禁老泪纵横。
莺莺和红娘也哭了,莺莺抽噎着,觉得自己不应该再瞒着母亲,便要说:“娘……”
这时候红娘看见莺莺要交代了,忙先一步跪在床前说:“老夫人,红娘有罪”
崔母用帕子擦了擦泪,惊讶的问:“怎么了这是?”
红娘咬牙道:“回老夫人,前院有个书生,姓张,一片深情,自见了小姐后便茶饭不思,他说如果能娶小姐做畜妻,愿意入赘咱们家”
崔母愣住了,明白过来后边沉了脸:“好啊!红娘,你好大的胆子,这种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