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黛玉两人到荣国府说话便越来越勤。
贾母端着架子不肯拉下脸来直接言明说贾家缺钱,林璟玉便也假装不知道。贾母召他们兄妹两过去说话呢,他们也踏踏实实的说话。只要不挑破那层窗户纸,林璟玉就东拉西扯的拖着,反正看贾家众人的脸也挺有意思的。
这天,林璟玉和黛玉被贾母召过去侍疾,当然话头自然不是这么说的,来请人的婆子想是贾母的心腹,话说得相当体面。
“人老了便越发怀念从前,加之老祖宗最近身子不太爽利,汤水都咽不下去,就想着大姑娘在家时熬的粳米粥,最近几晚上老祖宗都在梦里念叨大姑娘呢。”
这婆子说的大姑娘自然便是贾敏,林璟玉和黛玉的母亲。
话都说到这份上,作为贾敏儿女的林璟玉和黛玉自然要收拾东西,上荣国府侍疾。还有三个多月便是秋闱,赶考的学子基本都已经到了京城。三三两两呼朋唤友,结交友人。
林璟玉作为江浙一带士子的领头人,特意为江浙士子办了两场诗会,靠着他先生和他父亲的脸面,邀请了几位官场清流点评和几位京城的名士大家作裁人。
十年寒窗上金殿,这是所有学子的期许。可绝大部分人是名落孙山,那么随着名士进学、给清流大官作幕僚、在学馆里当教书先生,都是不错的选择。想做这些,自然要向世人证明你有才。在这个文风盛行、骄子多如牛毛的朝代,千里马不缺,缺的是伯乐。
林璟玉自觉自己不是伯乐,可他不排斥介绍一些伯乐给这些学子们认识。
“哥哥,你今天不是要去参加一个诗会吗?”
贾母派过来接人的婆子还在府里等着,林璟玉和黛玉先回去换衣裳。林璟玉觉得他外祖母总自视甚高,不知她对别人是不是也这样,反正对于他和黛玉两人,从来不提前派人说一声或者是递帖子,一大早直接就过来接人。
好像是你之前的安排在他荣国府老祖宗面前不值一提一样,架子端得太高,所以特别招人反感。
“你没听那婆子说吗,老祖宗都汤水都咽不下去了。身为晚辈的我们自然是要到跟前侍疾的。”林璟玉笑得温柔:“要不然就是不孝。”
百善孝为先,‘不孝’这两个字,对于要出仕的文人来说,是致命的。
老话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很明显,手心的肉要多一点。对于黛玉来说,荣国府是亲戚,可林璟玉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