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也要让她留下吃饭,不便拒绝,锦织也应了下来,跟着谢婶上了吊脚楼。
取完水,锦织遂在后院厨房与谢婶和她沐浴归来的女儿琳零一道说笑做菜。
一番忙碌,饭菜做好,锦织他们便端着大碗饭菜穿过一楼大厅,再下到楼外。
此时,夕阳抹尽了最后一缕艳色,青黛色的天空中银河淡淡,繁星渐亮,两边的吊脚楼里已亮起了点点灯火。
门已放好了三三两两旧木桌椅,一桌自是他们吃晚饭用的,另外的是供族人晚饭后闲聊吃茶时用的。有时,夜间赶路至此寻落脚之处的外地人,也会被热情的族人安排在这先用饭。
摆好碗筷后,锦织便与谢家三口沐着夜色夏风,谈天吃饭。
当谢婶听锦织说起汉族女子在七夕这天要穿针乞巧,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祭拜七姐,乞求天上的仙女赋予她们灵巧的双手,针织女红愈加娴熟,更重要是乞求能得个好姻缘时,便开始取笑着琳零和锦织。
与汉族习俗不一样,壮族的少女们在每年三月初三赶歌圩,会盛装打扮到“墩圩点”搭歌棚,款待前来对歌的男子。一般情况下,男子若看重哪位姑娘,便会主动唱起邀请歌,女子有意则会唱起爱慕之歌,两人交换情歌。对歌后,若真看中了,女子便会趁旁人不注意将绣球赠与意中人,男子回报毛巾一类,如此便算的订下终生。
今年的墩圩,锦织没去参加,琳零去了却没能与谁订下秦晋之好,皆是待字闺中,此刻,便让谢婶给笑话了。
琳零脸皮薄,羞的红了脸低了头。
锦织只是礼貌的浅浅笑着,淡淡的月色烛光下,那双眸子显得更加漆黑柔亮、清莹秀澈,却看不到半分笑意。
看了一眼一旁羞涩似花的琳零,锦织把玩了一下放在碗上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