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得好就多住几天。”芳菲笑道:“反正我们母子几个要住上好久的。”
没错,此时她正带着几个孩子住在乡下别院里。
她对朱毓昇说的话并不是胡言乱语。
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这么多年,她对这世上的各种东西都很熟悉了,与此相随的,就是对上辈子的记忆越来越模糊。
但是有些事情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例如小时候她就听奶奶说过,在大饥荒的时候,许多人家是靠着什么度过了难关。
是土豆和红薯。
这两种植物,种植相对容易,而且也耐干旱,产量高,还能管饱。只要不是灾情严重到了极点,总会有些收成,可以让人填饱肚子。
而在这大明,其实早就有土豆和红薯了。在太祖时期,是海运最发达的时代,西洋人把土豆和红薯也带到了大明。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两种作物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吃的人少种的人更少。
后来有了海禁,西洋人在中原绝迹,土豆和红薯就更没什么人知道。不过芳菲生长在江南,江南沿海常有船只走私,所以在江南民间还是有些农人会随意种种土豆和红薯。
到了北方这边,就完全没人种植了。
芳菲想的法子,是要将江南的那些土豆和红薯,引进北方地区,进而大规模种植,缓解今年秋季可能出现的灾情。
因为现在北方没什么人种植土豆和红薯,所以芳菲需要时间来实践。她让人走水路飞快地去江南采购土豆和红薯——这两种东西是要用根茎来繁殖的,还要请些种过这些农作物的农夫来。然后她准备在自己的庄子里开辟出十来亩田地做试验田,试试怎样在干旱的北方种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